行业资讯

重庆的机遇在哪里

今年以来,重庆举办了多场以“机遇重庆”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从“市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推介”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从“城市机会清单发布”再到“鼓励百万大学生留渝”……各种主题亮点纷呈,就像一封封充满诚意,鼓励外地朋友来渝投资兴业、择业创业的“邀请函”。

前不久,“机遇中国·品牌重庆”全球宣传推广行动也在重庆启动。行动的目的之一,便是旨在让世界把发展目光投向重庆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

5月23日,西洽会开幕式上,市委书记袁家军也向全球发出邀请:“我们真诚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走进重庆、投资重庆、深耕重庆,共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机遇,共创合作共赢新未来!”

那么,机遇重庆,机会到底在哪里?

机遇体现在潜力中,多重国家战略在重庆叠加,让这里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共建“一带一路”到国家战略腹地核心承载区……被中央寄予厚望的重庆,机会不可谓不多。

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重庆大学教授姚树洁表示,重庆正是依托相关国家战略,让众多企业和重庆一起迎来了飞速发展期。

对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凭借重庆的开放优势“走出去”。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构建起对外开放的立体通道体系。

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很多企业也一起享受到了重庆的开放红利。比如,长安、赛力斯等重庆本地汽车企业,开始借助中欧班列(成渝)等通道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产品的快速出口,为重庆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重庆汽车出口货值89.2亿元,同比增长24.1%。

不只是汽车,近年来重庆还借助开放优势,把笔记本电脑、汽摩配件、化工品、农特产品等出口到世界各地,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近3年,重庆进出口总额达17951亿元,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突破7000亿元;重庆市内企业“走出去”办企累计超过300家。

对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重庆的政策优势找到发展新空间。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多个利好政策在重庆落地生根。比如,要求重庆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

在此背景下,重庆成为众多头部企业争相布局的城市。以汽车行业为例,近年,重庆先后承接比亚迪动力电池、信质驱动电机等一批核心零部件项目;在电子行业,重庆也先后承接了华润微电子12英寸电源管理芯片晶圆及封测、峰米科技激光投影等项目。

多项数据也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重庆、投资重庆。今年一季度,重庆新开工招商项目322个,到位资金1024.97亿元、同比增长17.25%,实现招商“开门红”。这无疑反映出了企业对重庆经济发展大势的认可与信心。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要求重庆要“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姚树洁认为,这不仅反映了中央对重庆再次寄予厚望,也印证了重庆有实力、有能力,可以进一步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在重庆这片热土涌现。

机遇蕴藏在实力里,重庆拥有多重比较优势、后发优势。

想让企业和人才“用脚投票”,终究是全方位的比拼,既离不开产业基础,也与成本优势、交通条件、市场规模等因素息息相关。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李然认为,正是由于多重优势的叠加,让重庆成为一个投资兴业、择业创业的热门城市。

交通优势突出。前不久,万吨级货运海船“创新5”号抵达重庆,开创了万吨级海船直达长江上游的先河,有望让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更加凸显。而这,只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速、交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重庆开辟的“东南西北”四向物流大通道日趋成熟,“铁公水空”多式联运蒸蒸日上。便捷的交通网络和物流体系,不仅让重庆由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也有利于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产业基础扎实。扎实的产业基础,往往能够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而在产业基础方面,重庆是当之无愧的制造重镇,拥有我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7%;笔记本电脑产量全球占比接近一半,连续10年全球第一;己二酸产量世界第一,氨纶产能世界第二……

市场空间广阔。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这为经济发展带来较大优势。

比如,重庆作为大城市,可为各种商业活动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丰富的客户资源和商业机会。而拥有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则意味着重庆拥有丰富的矿产、水资源、农业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为能源、建材、旅游等产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

成本拥有比较优势。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重庆的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创新成本等相对较低,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比如,重庆拥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74.08%,位居全国第8位,西部第1位。

正是得益于超大城市规模、产业发展迅猛、创新活力迸发、交通枢纽发达、发展空间广阔、宜居宜业宜游、营商环境优良等多重优势,重庆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青年人才大展身手的舞台。

机遇呈现在活力中,发展势头正劲,新重庆处处充满生机。

根据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经济强劲的地区往往能更明显地聚集资源、资本,进而孕育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表示,近年来,重庆抢抓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加强产业集聚,优化区域布局。全市上下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兴业惠民,扎扎实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让重庆经济越来越有生机和活力,发展前景看好。

    经济块头越来越大。观察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GDP是最直观的“显示屏”。近年来,重庆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2.01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91万亿元,年均增长5.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64176元提高到90663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3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成为西部地区首个GDP迈上“3万亿”的城市。

    发展动能越来越强。去年6月,重庆提出要着力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并围绕相关产业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政策。时隔近一年,效果已经初显:今年一季度,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比去年全年加快2.0个百分点。其中汽车、材料和电子等产业表现十分给力,分别增长23.7%、8.0%和7.3%,为重庆的经济发展挑起了大梁。

    经济成色越来越“新”。经济有没有潜力,与是否抢占了“未来赛道”息息相关。今年一季度,重庆高技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以未来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培育和形成。比如,重庆工业新产品产量表现亮眼,其中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1.0倍和5.5倍;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高性能化学纤维产量分别增长3.1倍和1.3倍。

    经济目标振奋人心。此前重庆定下目标,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上4万亿元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元。这一目标可以更好地让重庆以一域服务全局,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与此同时,相信更多的发展机遇正在来重庆的路上。

    江峡相拥、人文荟萃,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重庆,发展势头正劲。我们真诚地邀请全球朋友来渝投资、创业、定居,一起共享重庆发展机遇,一起共谋更大发展。(周宝琴   责任编辑:邓旻璐)

                                                                                                            转自:华龙网